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水生態環境保護發生重大轉折性變化,碧水保衛戰取得顯著成效,人民群眾身邊的清水綠岸明顯增多,我公司為響應國家號召,增強人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積極投身環保領域,成立環保修復聯合工程中心及環保修復聯合研發設計中心,在水體治理、土壤修復等領域開展工作。
公司環保事業部依托集團建科股份與自身優勢,與高校、科研院所、環保事業單位密切聯系增強自身技術,同時腳踏實地,積極承接業務。2022年6月公司中標并順利完成常州市鐘樓區西林街道辦事處皇糧浜環保清淤工程項目。
該項目工程包括皇糧浜剩余河道160米內的淤泥脫水清運、河道生態環境治理、原河道清淤剩余的1#、2#淤泥堆場內的濃縮淤泥處理,淤泥總處理體積為7000立方米。
工程項目重點:環保清淤,淤泥處理,河道水質修復,臭味控制,全過程監測與控制。
環保清淤: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河道的天然流動性被徹底改變,滯留時間延長與排污現象的嚴重,導致城市河道污染愈發嚴重,河床易形成嚴重的淤泥堆積,加劇水體的進一步惡化,并且城市河道往往周邊敏感點密集,治理難度大。本工程河道淤泥清挖采用智能清淤船操作,該設備體積小、易運輸、無線遙控。利用智能清淤船技術實現淤泥始終與大氣隔絕,有效抑制臭味的擴散,在整個河道清淤過程中未出現居民投訴。
淤泥處理:根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污染土壤運輸的要求,淤泥必須包裝后外運。淤泥資源化利用處置對淤泥的含水率也有一定要求。本工程采用橢疊式脫泥機和板框式壓濾機對淤泥進行脫水工藝,最終將淤泥濃縮成含水量70%以下的泥餅,實現資源化利用。
河道水質修復:城市內河污染多為富營養化,氮磷超標同時浮游生物與藻類大量繁殖加劇水體溶解氧的減少,致使河道對污染的自凈能力嚴重不足,嚴重時發展成黑臭水體。皇糧浜河道污染屬于富營養化,本工程修復采取微孔曝氣+環保化學藥劑+復合微生物菌劑的方式對河道水進行修復,使水質提高到地表水V類。
臭味控制:淤泥脫水工藝處理全過程封閉,操作區域采用負壓大棚并配備尾氣處理裝置,每日利用便攜式PID設備對廠界臭氣進行監測,同時針對場地產生的臭氣采取了應急措施(噴灑氣味抑制劑+除臭劑的方式),降低對周邊居民及施工人員的影響。
全過程監測與控制:工程項目采取全過程監管控制,對施工前、中、后的地表水、進出口廢水、有組織廢氣、無組織廢氣、土壤、噪聲等項目均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全過程環境監測。
水污染直接關系人們每天的生活、影響百姓健康。作為有責任、有擔當的一家企業,我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環保事業上將繼續積極探索、勇于擔當,緊跟環境政策與國家導向探索影響環境質量改善的深層次原因,利用我們的專業能力提供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術方案;立足當前真抓實干,協助打好碧水保衛戰,繼續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基本消滅城市黑臭水體,為社會提供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好生活。